IMG_2270.jpg 

時值農曆七月,又到了中元節,台灣俗稱的鬼月。鬼月應該是源自佛教于蘭盆節的觀念,只是到了台灣之後,融入了道教和民間信仰,成為今日的樣貌。

 

于蘭盆是梵語,原意是「解倒懸」(解除痛苦)的意思,將在世時對祖先父母的孝思,擴展至死後的救苦。

 

目蓮救母的故事我們都熟知,目蓮尊者不忍母親在地獄受苦,他雖已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中神通第一,但仍然救不了自己的母親。因此請示釋迦牟尼佛解救之道。佛陀表示在結夏安居結束的日子,也就是所謂的解夏這天(七月十五日),供養諸佛及十方大德,母親之苦方得解脫。因此有了這樣的儀式。(以上概述,若有錯誤,還望指正。)

 

日本的于蘭盆節是祭祀祖先掃墓的日子,並不祭拜其他好兄弟,所以其實更像我們的清明節。所以說于蘭盆節是鬼月其實並不太妥當,還不如說台灣的鬼月是于蘭盆節變化後的產物。

 

台灣的鬼月當然有它的正面意義,但也有人對鬼月的一些習俗是有所批評的,在這邊也不多加著墨了,大家或許自己可以從于蘭盆到鬼月的轉變、牲禮祭品,以及人心的態度去想想。

 

至於日本的于蘭盆節為什麼會改成八月13-16日,原因或許是日本已不用農曆,所以訂了一個延後一個月的國曆時間為于蘭盆節。這幾天全日本都放假,有點像台灣的春假連帶著掃墓一般,不過他們本來就是連假,並非像台灣搭上了以前的青年節或現在的婦幼節等節日。

 

這些天,商店都賣起了祭祀先人的祭品,或是鮮花束,不管是金戒光明寺或是八阪神社旁都是祭祀的人潮,甚至本來以為只跟織田信長相關的本能寺也是這樣的人潮,我們這類觀光人士擠在一群家屬之間,還拿著相機拍呀拍的,料想會讓他們覺得有些許怪異吧!

 

本篇文章的重點是談五山送火,其實五山送火不該單獨看它,從八月十三開始就有于蘭盆節的相關活動,如東寺的盂蘭盆會、盆踊,清水寺的夜間拜觀千日詣。一直到16日晚上的五山送火畫下絢麗的休止符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ex03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